年初以来,我旗坚持因地制宜与改革相结合,瞄准产业扶贫这个关键,创新产业扶贫方式,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民”,完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经营和组织方式,促进了稳定多元增收,走出一条产业扶贫改革发展新路子。
围绕资源变资产这个目标,深入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农牧业经营体制改革等综合改革举措,明晰农村各类资源产权属性,有效盘活贫困地区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要素,为资源转资产创造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全旗完成集体林确权面积181.1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40%,农牧民合作组织覆盖率达49%;全旗161个行政村中有154个实现集体经济递增;农村普惠金融覆盖率达85%,社会信用体系覆盖面达95%。
围绕6大扶贫主打产业,通过“产业园区牵动、龙头企业带动、自我发展主动、合作组织互动、资产收益流动、旅游景区驱动、能人大户联动、代种代养引动、金融资本传动、干部帮扶促动”的“十动”模式,推行“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将自有资源、财政扶持资金、村集体资产、社会捐赠等可用资源通过折股量化投入到新型经营主体,所得收益在村集体、贫困户、村民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建立起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享受产业扶贫政策红利。
以脱贫攻坚统领农村工作,瞄准产业扶贫,制定《喀喇沁旗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实施方案》,加大资金整合使用力度,改变以往扶贫资金“撒芝麻盐”的做法,变“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增收,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为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创造有利条件。今年,全旗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4亿元,由政府牵头寻找企业,由贫困户与合作主体签订资产收益合同,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安排产业发展基金7000元、贴息贷款5万元,按年收益10%给予贫困户分配收益,户年均收益达700元。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做风险抵押,实施“两免一直”贷款服务,3年全额贴息,增强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扶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