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喀喇沁旗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并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整合创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独具喀喇沁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道路,为全旗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筑牢了坚实根基。
夯实阵地底盘,撑起基层治理“硬脊梁”
如何整合政法、信访、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力量,使其协同联动,让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能精准对接承办主体,妥善解决困难需求?喀喇沁积极探索“一站式”新模式,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了鲜活的经验。
走进中心,接待大厅宽敞明亮,秩序井然,各个功能区划分明确,引导标识清晰醒目,让人一目了然。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钱海勇说:“在推进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我们按照整合资源、方便群众、运用法治、注重实效的要求,统筹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等中心资源力量,健全常驻、轮驻、随驻等机制,完善群众诉求登记、受理、办理等工作流程,努力实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目标,让‘小阵地’发挥‘大能量’。”
仅2024年,综合接待区接待群众咨询和办理业务达2000余人次,群众满意度高达90%以上。矛盾调解区成功调解14类常见矛盾纠纷151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待来电、来访咨询共110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821件。切实构建起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的高效体系。
健全工作机制,拧紧协同联动“螺丝扣”
喀喇沁旗紧紧围绕矛盾纠纷化解这一核心任务,精心构建了“一站式”受理机制、多元调解机制、“受理-分流-办理-反馈-评价”闭环管理机制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各类矛盾纠纷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
在此基础上,鼓励政治觉悟高、有较高威信的老支书、老党员、“新乡贤”参与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来也是喀喇沁旗综治工作又一亮点。因地制宜打造了“姜铁嘴调解”“老于金牌调解室”“李孟奇法律援助中心”等多个特色矛盾纠纷调解组织。据了解,2024年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3134件,调解成功3131件,调解成功率99.9%。法官、律师等共开展法律服务362次,办理涉农法律援助案件153件,有效化解了一批“硬骨头”纠纷。
“老百姓有了纠纷,就想找一个‘说理的地方’。以前,根本不知道去哪个部门解决,跑来跑去就跑出了‘火气’。如今,一有烦心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综治中心反映,综治中心总能及时帮我们解决,为我们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真的特别感谢他们。”来调解的群众激动地说道。
融入数字引擎,注入治理增效“催化剂”
喀喇沁旗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指挥调度平台。整合接入公安“天网”、“雪亮工程”等监控资源,实现对全旗社会治安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控与分析。借助“赤子峰格”小程序、街道“智慧窗”动态监测系统,网格员能够随时随地在辖区开展走访巡查工作,实现了基层信息的快速收集与传递。第一时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化解在萌芽。2024年,累计上报各类信息799条,信息处置率达到100%。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化应用,提升服务水平,为全旗人民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喀喇沁旗委政法委副书记徐全忠说。
来源:赤峰市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