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村民马金豹过得充实而忙碌。前后两次共卖了六头牛的他还顾不上仔细清点全年的收入,就又全身心投入到公益岗位的工作中。“以前志短是因为人穷,现在有了脱贫资金和好政策,我更要好好把握机会,只要勤劳肯干何愁过不上好日子呢。”略显腼腆的他说起对未来的期望,眼睛亮亮的。
如今,全年全天候养殖、种植,开办农家乐,家门口务工等多渠道增收方式在喀喇沁旗渐成声势,以产业兴家庭的意识已在这里蔚然成风。
年,喀喇沁旗脱贫摘帽后,继续稳扎稳打、持续发力,围绕年初目标,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经过动态调整,截至目前,全旗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555户26680人,已脱贫11407户26371人,人均纯收入全部超过现行脱贫标准,稳定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88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全旗有未脱贫人口148户30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
为确保脱贫的稳定和可持续,2019年,喀喇沁旗继续强化落实产业扶贫政策,进一步巩固扩大产业扶贫成果。继续实施“菜单式”产业扶贫,为已享受7000元产业奖补资金政策的贫困人口发展产业继续提供4000元产业巩固提高奖补资金,为新识别贫困人口一次性补齐产业发展资金11000元,2019年共计发放“菜单式”产业补贴资金3495.1万元,涉及2116户5718名贫困人口,通过补齐产业政策,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00元产业奖补政策全覆盖。
继续实施“扶强带贫”产业项目,2019年共投入扶贫资金6880万元,实施“扶强带贫”项目76个,通过项目实施,新建日光温室1517亩,冷棚1272亩,新种植露地木耳210万棒,建保鲜库4546平方米,贮藏窖3000平方米,新建养殖小区20处,建设圈舍17.18万平方米,新发展经济林648亩。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扶强带贫”项目经营主体通过带动贫困户务工、流转贫困户土地、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等方式使贫困人口增收脱贫,2019年76个“扶强带贫”项目共发放工资223万元,带动吸纳贫困户务工447人,年人均增加收入5000元;流转86名贫困人口土地225.17亩,年人均增收338.44元;带动97名贫困人口参与生产经营,年人均增收1833元。
针对无劳动能力或不具备生产条件的贫困人口继续落实资产收益扶贫模式。2019年利用2017、2018年注入的资产收益扶贫资金18853万元,共收回收益金1290万元,累计实现8965户20607名贫困人口分红增收。同步加强村集体经济建设,在2018年16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的基础上,2019年又投入扶贫资金2175万元实施静态收益项目,将152万元的收益金全部用于村集体经济建设,重点倾向于贫困村,确保实现所有村集体经济逐年递增。截至目前,16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全部突破3万元。
脱贫摘帽后,为了强化脱贫后续帮扶工作,喀喇沁旗还制定出台了《喀喇沁旗脱贫户防返贫实施方案》《喀喇沁旗关于加强未脱贫户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重点未脱贫户三对一帮扶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建立了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
年,喀喇沁旗将继续弘扬蒙古马精神,通过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加大未脱贫人口帮扶力度,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该旗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顺利进入小康社会。
记者 孟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