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旗多措并举加快文化发展纪实 从开展话剧创作、努力创造话剧艺术品牌,到积极推进全旗基层文化室建设、彰显一村一品一室一韵文化室特色;从积极挖掘乡土文学资源、培育本土文化精英,到探索实践文化改革的突破口..
☆喀喇沁旗数字社区便民服务平台本着“便民、利民、为民”的原则,竭诚为您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电话:18604761989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资讯社区在线喀旗新闻浏览
喀喇沁旗数字社区便民服务平台
假如我不在线或者本人不在电脑旁边:你直接
留言就可以了,我第一时间给你回复额!
文化花开锡伯河畔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6日    点击率:793次    共有0条评论
   ——喀旗多措并举加快文化发展纪实
  从开展话剧创作、努力创造话剧艺术品牌,到积极推进全旗基层文化室建设、彰显“一村一品”“一室一韵”文化室特色;从积极挖掘乡土文学资源、培育本土文化精英,到探索实践文化改革的突破口、全力加快文化改革发展……近年来,喀旗以建设文化强旗为目标,厚植文化土壤,精心打造文化特色,让一朵朵文化之花盛开在锡伯河畔,让一缕缕文化馨香润泽全旗群众心田。
  公共文化服务芳香四溢
  “喀喇沁的公共文化设施真好,这些场所不仅空间宽敞,设施齐全,而且利用率高。”“看了喀喇沁文联书法精品展,真是大开眼界。这么好的设施和作品,充分体现了咱们喀喇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水平。”
  2016年10月,在喀旗参加全区基层文联工作推进会的各地代表在锦山文化艺术中心参观后,对喀旗公共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称赞不已。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精神血脉,承载和蕴含着民族的精神特质和价值内涵。用先进的文化引领人,用深厚的底蕴引领人,让广大群众尽享文化的润泽滋养,是喀旗多年来矢志不移的发展追求。其中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成为喀旗文化花丛中最耀眼的一朵。
  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逐步壮大。历经多年发展,喀旗现拥有文化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55人,为全旗161个行政村相继配备了村级文化室管理人员。共有业余剧团15个,农家文化大院5个,锦山城区艺术团、文艺演出队5个,广场舞表演队170余支,秧歌队178支,集聚了1万多人的业余文化活动爱好者和数百名文艺工作者。河南街道、河北街道等11个社区拥有业余文艺队伍。如今,从城里到乡下,从专业文艺人才到业余爱好者,喀旗各级各类文化演出队伍已遍布城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03年,喀旗投资40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占地186亩的锦山市民文化广场,为广大群众开展健身、表演等特色群体性活动提供了舞台。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锦山文化艺术中心建有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书画院、文化馆、图书馆,并先后完成入驻。喀喇沁博物馆于2015年5月16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装馆。2015年6月,该旗抓住我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足球运动改革与发展试点省区的有利契机,策划建设了全区首家足球文化馆,以书法、美术、摄影等形式普及足球文化。
  截至目前,全旗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完成,并形成了以旗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格局。不仅各乡镇(街道)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全旗161个行政村也都建设了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文体活动中心,并成为喀旗展示乡村民俗风情、历史沿革、新风新貌、艺术成就、产业发展、乡村文明的重要平台和阵地,累计配备棋牌桌椅、乒乓球案、锣鼓镲、移动便携音箱、健身路径等1400余件(套),硬化广场137片,建起文化大院13个、草原书屋155个。
  如今,一个个专业的文化技术和管理人才,一所所覆盖城乡的文化站、室,犹如文化传播的使者,在喀喇沁广袤的大地上,通过传递文化之声、讲述文化故事,不断释放出耀眼夺目的文化之光。
  文化惠民活动激情四射
  日前,在喀旗河南街道广场社区篮球场上,社区文艺演出小分队正在进行排练。伴着节奏明快的音乐声,几位居民身着统一服装、打着整齐响亮的快板上台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这是我们广场社区的文艺表演小分队。居民利用空闲时间在一起排练文艺节目,不仅定期下乡演出,还多次参与市、旗组织的文艺演出,特别受欢迎。”河南街道党工委书记迟亚玲告诉记者。广场社区文艺队是喀旗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充分利用全旗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喀旗以文化惠民为核心,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全力推进文化强旗建设,彰显文化惠民功能。
  据介绍,喀旗图书馆自开馆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迎新春”有奖猜谜、“走进图书馆”有奖征文、“共青团员手牵手捐书”、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等系列活动,为全旗城镇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与此同时,喀旗文化馆组织开展了社会文艺节目辅导、书法骨干培训、中阮演奏培训、国标舞和拉丁舞培训、成人钢琴培训等活动,有力提升了各项文艺水平。而喀旗乌兰牧骑主打话剧品牌,几年来先后创作了系列剧《好人就在身边》一、二部,大型话剧《良心》《母亲》等一批有影响力、有分量、社会认可、群众欢迎的优秀剧目,先后在全区和全市范围进行巡演。
  为有效促进全旗城乡文化均衡快速发展,喀旗充分发挥乌兰牧骑一专多能的专业特点,集中力量创作编写了一批贴近百姓、贴近民生的文化艺术作品,精心编排形式活泼、贴近实际的节目,采用老百姓喜欢的快板、歌舞、小品、地方戏等多种形式将艺术作品送到百姓家门口,让专业文艺创作活动与基层文化站开展的文体健身和广场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从而真正把文艺活动带到群众中去,让群众看得见、听得着、能参与。其中乃林镇广场舞大赛、西桥镇雷营子山地自行车赛、第一届健身操赛、西桥镇恩州村广场舞赛等农村文体活动已成为当地颇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
  改革发展活力四射
  一走进喀旗图书馆,记者立刻被眼前的热闹景象所吸引。这里不仅有阅读区、图书期刊借阅区,还有新华书店的图书销售区。
  一家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一家是国有文化企业,图书馆与新华书店的“嫁接”组合,一方面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储备,盘活了图书使用资源,另一方面增加了新华书店的读者数量,提升了图书的销售效益。
  “喀旗图书馆与旗新华书店的合作,不仅体现在经营场所、图书资源的整合利用,更体现在双方管理的融合共建。这也是我们在文化改革探索上进行的一次尝试。”喀旗文体广电局局长高希川说。
  喀旗在努力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坚持用经济的思维发展文化,让文化融入产业建设,用文化助推社会发展。其中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上,充分依托喀喇沁亲王府、马鞍山风景区、美林谷风景区等人文和自然优势,通过盘活现有人文古迹资源,挖掘人文景区、自然景区的故事传说和民俗风情,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容和形式,并先后组织开展了通台沟梨花节、美林谷冰雪节、美林谷国际露营大会等活动,让旅游因文化的融入而魅力四射。除了围绕旅游做文化以外,该旗还坚持围绕项目做文化、围绕产业做文化、围绕民生做文化、围绕精品做文化,从而使文化更加自觉、主动地向一二三产业渗透,并赋予其文化内核、文化属性、文化精神、文化活力、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从而为全旗、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在文化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下大力气,让文化成为喀旗的一张金色名片。”高希川说。
  驻站记者 马文基
更多
发表留言
发表留言请先登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信息和评论纯属网民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处理!
栏目导航
活动推广
打造喀喇沁旗数字社区便民服务平台!
 天梦网打造北方网络平台;
玉龙信息港也叫赤峰信息港或赤峰玉龙网
叫赤峰信息港和赤峰玉龙网!
专业建设网站!免费维护和推广。
网络已经走进人们生活,网络信息走进全家万户!
在家轻松点击!就可了解喀喇沁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