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时节,记者在中药材之乡喀旗牛家营子镇的赤峰馨香食品有限公司看到,百余名农家妇女正在进行桔梗打皮作业。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些变冬闲为冬忙的农民,每人日均打皮百余斤,可收入150元以上。在桔梗产品加工车间,数十名当地青年男女正在桔梗酱菜加工流水线上紧张作业,他们月均收入可达两千元以上。
赤峰馨香食品有限公司以中药材初加工、桔梗酱菜加工为主要经营项目,生产旺季用工二百多人,淡季也达百余人,公司每天支付工人工资万元以上,年收购、加工桔梗2500吨左右,仅2016年就为农民支付桔梗收购款1700多万元。
农民冬天也能就业增收,源于好企业和优秀创业者越来越多。用工人数较多的馨香公司,就是由下水地村赵品和牛家营子村马建强、徐石静3位创业者于2013年在政府扶持下兴办起来的。
随行的旗就业服务局负责人介绍,在喀旗,类似为安置就业而创办企业的典型数不胜数,全旗就业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截至目前,全旗新增就业5324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6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小额创业贷款发放908万元,带动就业450人;城镇就业技能培训561人,全部实现就业;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1465人,其中家庭服务企业200人;创业培训301人,成功创业292人,带动就业980人;新增公益性岗位211人。此外,全旗劳动力转移就业54543人,其中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45816人,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
喀旗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就业创业工作任务比较艰巨,旗委、政府把就业创业放在民生工作之首,紧紧围绕“互联网+就业创业”,为创业者筑巢引凤,全力开渠引水。
该旗以专项活动为重点,使公共就业服务、创业促就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旗就业服务局、残联、工会等职能部门相继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掀起全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仅2016年全旗就涌现出创业者百余人,吸纳求职人员千余人。
鼓励城乡劳动力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该旗紧紧依靠电子商务、家庭服务业以及农业特色产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吸引广大求职者就业创业。同时积极培育和打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和打造王爷府镇硬果番茄、牛家营子镇中蒙药材转移就业示范基地等,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13000人。
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杠杆作用。该旗把创业贷款促创业就业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的杠杆作用。截至目前,已为16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08万元,带动就业450人,2016年底发放额度突破千万元,贷款回收率达98%。
加大农民工技能精准培训力度。充分发挥自治区农牧民技能培训试点旗县的优势,切实加大就业技能、岗位技能和创业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全旗培训汽车驾驶员近200人、家政服务人员300人、中式面点师60人、其他类765人。
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截至目前,全旗共开发公益性岗位211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11人。
喀旗扎实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换来了就业创业工作良好的发展势头,换来了百姓人人有事做、有活干、有钱赚,争先恐后就业创业的良好局面。小牛群镇的赤峰志和畜禽养殖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建设标准化种鸭养殖场3个,吸纳85人就业,月支付工资20万元,年为肉鸭养殖户增收2500万元。在北京创业的王爷府镇上瓦房村的张洪伟,在家乡政府部门扶持政策吸引下返乡创业,办起异型空间家居设计有限公司,招收30余名求职者就业,每人月薪5000元以上,他还计划扩建企业规模,用工人数也将大幅增加。
为就业者鸣锣,为创业者开道,成为喀旗各级政府部门和干部群众的共识。目前,该旗正以“两学一做”为统领,把就业创业工作上升到富民强旗的重要高度,大力排查、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扶持用工量较大的创业实体,全旗呈现出争先恐后就业创业、社会一片安定和谐的喜人局面。
记者 邵涌河 高洋 马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