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震宇 孙伟 实习生 郭子瑶) 今年以来,喀旗紧紧围绕产业脱贫全覆盖的思路,把设施农业、养殖业、林果产业、林下经济、农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和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化结构,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村级集体经济,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旗通过发展产业使4075人脱贫“摘帽”。
设施农业蓬勃发展。该旗以每年递增1万亩的速度大力推进设施种植业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稳定提高粮食产量,重点扩大露地蔬菜、硬果番茄、食用菌和青椒等作物为主的设施农业种植面积。截至目前,全旗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2万亩,今年1.41万亩设施农业冷棚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较去年新增6100亩,辐射带动2260名贫困人口增收。
养殖业拓宽致富路。该旗以增牛减羊稳猪提质增效为方向,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场、养殖专业村建设为重点,推动全旗养殖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加强良种繁育标准化体系建设,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体产量和品质。目前,全旗畜存栏120万头只,出栏28.4万头只,辐射带动590名贫困人口增收。
培育林果业和林下经济。该旗在积极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同时不断探索林下经济,提升林果业整体水平,实现传统林果业向节水高效林果业的跨越,加快特色林果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重点培育建设特色林果示范区。截至目前,全旗林果种植总面积达11万亩,主要以苹果梨、安果梨、123苹果等品种为主,其中今年新增林果种植面积1万亩,辐射带动500名贫困人口增收。
扶持农畜产品加工业。该旗围绕肉禽、林产品、杂粮、酒类、饮料等地方特色品种、地理标志产品等优势,采取“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在贫困村组建种养殖合作社,扶持龙头企业进行农畜产品收购和加工销售,使龙头企业发展与地区产品品牌打造结合起来,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制造与农畜产品原料基地相结合的产业发展链条,让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并从中受益。
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业。今年,该旗11个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以此为契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生态体验、民俗风情等系列品牌,不断壮大了旅游龙头企业。今年完成了56家农家乐建设,辐射带动170名贫困人口增收。同时,积极举办了通太沟梨花节、西桥采摘节、冰雪节等旅游促销活动,使当地贫困群众通过游客就餐、住宿、出售土特产品等方式增收。
继续扩大中药材种植。牛家营子镇是全旗中药材主产区,每年稳定种植面积达5.5万亩。每年通过牛家营子中药材交易市场收购中药材达1.6万吨,年交易额达2.5亿元,每户种植户年收入在3至4万元。同时,该旗通过中药材种植辐射带动当地蜜蜂养殖户年增收2至3万元。挖药期解决周边2000多个劳动力就业,人均收入在1.5至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