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喀喇沁旗锦山镇全太村,记者见到了王勤忠,这位从朝鲜战场上走下来的老兵,虽然已经90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铄,军装上大大小小的勋章,记录着这位老人当年的英勇无畏……
王勤忠1930年出生,1948年参军入伍,是一名汽车兵。1950年踏上了朝鲜战场,回国后在云南省昆明市曲靖运输总站工作。1962年因家庭变故回到家乡至今。在朝鲜战争中因英勇善战荣获了三等功。
在朝鲜战场上,王勤忠当过话务员、警卫员、司机,送子弹、拉物资、救伤员的任务挑在肩上,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让这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儿不顾生死,每天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他说,作为一名志愿军,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小伤不下战场,只要有一口气就坚持战斗到底。
“我爹身上至今留有被子弹打过的伤疤。他所在的连最后只剩7人,其他战士全部在战场上牺牲了。”王勤忠的儿子说。
舍小家,为大家。1946年王勤忠与妻子尹桂兰结婚,那年王勤忠16岁,尹桂兰19岁。结婚刚一年,王勤忠就参军入伍去了部队,这一别就是13年,杳无音讯。直到1959年尹桂兰只身赴云南找到了王勤忠,离别13年的夫妻才见面。1989年,尹桂兰去世,屈指一算,两位老人在一起生活不过30年的时间。回想起这些,二女儿王凤霞泪流满面。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已过去69个春秋,王勤忠也从一名热血青年变成了耄耋老人。但一谈到抗美援朝还是会流露出自豪感和荣誉感。他经常教导子女,有国才有家。谈话中,王勤忠的儿媳还拿出几张已经褪色的奖状,上面“中国人民志愿军”印章依旧非常醒目。
今天,青年一代赶上了好年头、赶上了新时代,在珍惜幸福生活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那些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辜负时代重托与希望,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建设美好的家园,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记者 王琳 特约通讯员 孙伟
通讯员 李越白 宋广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