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喀喇沁旗西桥镇雷营子村党支部
喀喇沁旗西桥镇雷营子村,从默默无名的山谷小村到风景宜人的旅游打卡地,从自给自足到金银满钵,都离不开当地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该村党支部书记雷殿清说:“当初受限先天条件,村里的一些种养殖产业都不景气,要是没有党员身先士卒搞旅游,党组织扩大外联谋发展,村子很难有今日的飞速发展。”
该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党员32名。通过数年努力,不仅实现了基层组织和党员由弱到强、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的转变,还成了我市及周边地区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休闲区。青山绿水实现了经济产出,古迹遗址提升了文化自信,勤劳双手创造了红火生活,人均收入连续翻番的跨越式发展举起了乡村振兴的希望火种。
党建引领,偏僻小村搭上发展顺风车
原来的雷营子村路不通、吃水难,生活贫苦,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村党支部确定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实施了“三变”改革,同步推进基础建设工程和绿亮美工程,村子面貌焕然一新,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儿。在村党支部引导下,乡风文明、村风淳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日子想要长久红火,“钱袋子”是关键。面对增收重担,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农业观光旅游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举全村之力打造“三松戴帽、两杏缠腰、果树围脚”的立体旅游格局,“桃源”面貌初显。村党支部4名班子成员还带头开办了农家乐,带动全村发展农家乐22处,经济效益明显。
如今,在党支部的带动下,全村参与乡村旅游业村民达9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多元,村集体经济也从零收入跃升至58万元,乡村旅游真正成了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
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加入产业动车组
为使全村百姓共享发展红利,村党支部将脱贫攻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通过实施“产业带贫、公司带贫、大户带贫”工程,真正实现了产业“造血”、群众脱贫。
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旅游产业打工并提供村内公益岗位,引导他们自食其力、自给自足。截至2018年底,村里已有22名贫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党支部还牵头组织132人次贫困群众到山东、北京等地学习考察,提高他们的自主脱贫能力。围绕乡村旅游产业,村党支部引导17户贫困户发展甜玉米种植、笨鸡养殖等产业,帮助32家有意愿有能力的村民改造民宿,建设游乐体验项目,加速了扶贫工作的推进。
规范运营,乡村旅游并进经济快车道
为充分利用旗里1500多万元建成的旅游服务项目,党支部引入山东乡村旅游企业对雷营子村进行托管,统一管理调派村内旅游服务资源。现代化的营运方式,确保了旅游服务质量,也擦亮了雷营子村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
进一步准确定位雷营子村地域特色文化,强化文明创建成果,以深山幽谷和淳朴民风提升乡村旅游品位。深入挖掘整理当地文化古迹,每年定期举办龙王庙会、耶律琮墓寻宝活动等文化休闲活动。探索开展农业耕作、农事体验、托管菜园、果树认养等农村生产经营体验项目,组织游客主动参与农事活动,进一步把农业生产变为劳动体验。
党建一面旗,带富一方人。在党建促旅游、旅游强党建征途上,雷营子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山开颜、水欢笑、人嬉闹正是当下这里最好的写照。
记者 孟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