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丽超) 喀喇沁旗纪委监委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把握职能定位,突出落实“扫黑、破伞、追责”专项责任,强化监督、铁面执纪、严肃问责,通过下沉一线强督导、扩大宣传造声势、发动群众举线索、谈心谈话促履职、强化协作提质效、严肃问责重惩治等举措,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下沉一线强督导。旗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亲自挂帅,下沉一线,主要深入到旗市场监管局、旗水利局、旗交通运输局、旗教育局等重点行业、重点部门开展督导工作。要求各重点行业领域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开展系统内部自查自纠,加大线索摸排力度,注重查找廉政风险点,建立问题负面清单,对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早发现、早打击。
扩大宣传造声势。采取“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模式,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策法规和全旗扫黑除恶工作开展情况,并在城区主街道、重点路口、公交站牌、大型商场、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条幅的方式广泛宣传,同时开展扫黑除恶主题宣讲“六进”活动,极大提升扫黑除恶政策普及率、全民知晓率。目前共公开张贴《扫黑除恶公告》《举报奖励办法》等3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册,制作标语400余条,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标语800余条。
发动群众举线索。坚持把发现和掌握问题线索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村组设立信访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和来信来访地点、网上公布电子邮箱等,畅通了涉黑涉恶问题线索举报渠道。充分发挥全旗170名村级监察联络员和20余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宣传“前哨”作用,及时收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涉黑涉恶腐败、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问题线索。采取领导带头下访、入户走访、现场接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出击”,全面核查和收集问题线索。
谈心谈话促履职。围绕如何履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职责,对各乡镇党(工)委、旗直重点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题访谈,督促各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知责明责、履责尽责,切实扛好专项斗争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落地见效。充分发挥1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派驻监督的优势,结合被监督单位行业特点,充分运用“四种形态”中的第一种形态,抓住领导班子“关键少数”,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教育;公、检、法3个单独派驻纪检监察组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部门重点人员进行全面监督。乡镇街道纪(工)委挺纪在前,分析研判林业、水利、土地等重点站所和重点人员存在扫黑除恶“保护伞”的隐患问题,提前预警;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题座谈会,相互找问题、挑毛病,相互提醒,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强化协作提质效。建立健全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共享信息、协同办案,通过双向移送机制与旗扫黑办、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架起快捷通畅的线索“高速公路”,多管齐下形成工作合力,密切纪法衔接、融合;实行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案督办制,加大直查直办力度,运用好“四种形态”抓实案件查办,不断提高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处置能力;制定扫黑除恶线索和案件快速移送处置工作机制,绘制案件“保护伞”筛查线路图,深挖彻查案件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
严肃问责重惩治。立足纪委监委职能职责,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及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脱贫攻坚行动等结合起来,延伸监督触角,主动发现问题,重点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截至目前,共处置涉黑涉恶及“保护伞”线索6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