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泷 杨骁 通讯员 刘会宇) 去年以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喀旗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建立协同创新、开放合作的工作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全旗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以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载体,推动推广机制创新。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与新型经营体系紧密衔接,根据赤峰市“3661”工程开展实际情况,成立了新型经营主体管理站,主要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管理指导工作。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合作,进一步提高农技服务能力。
以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载体,建立农业综合配套服务新机制。以国家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目标,组织开展控药减害、控肥增效、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大”行动,围绕节水、节肥、节药、控膜的共性问题,整合推广、土肥、植保、新型经营主体等各股站人员和技术,综合抓好“三区”建设。
以测土配方施肥为载体,建立施肥技术试验新机制。在原有试验示范成果基础上,继续对旱作农业技术模式进行探索,总结出完善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开展新型肥料遴选荐优管控助农行动。选择了25种缓控释肥料和23种水溶性肥料,采用大区对比试验方法,进行不同品种缓控释肥料和水溶性肥料肥效对比试验。开展“耕地质量建设年”活动,集成应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综合配套技术,使项目区实现亩均节本增效10%以上的目标。
以病虫害绿色防控为载体,建立病虫害统防统治新机制。安装配备玉米螟实时监测系统、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病虫预报科学性和准确率。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农药经营实体,建立一批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推进以田间释放赤眼蜂和悬挂频振式杀虫灯为主的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番茄棉铃虫、番茄溃疡病的绿色防控技术。
以设施农业建设为载体,建立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机制。集成应用设施“253”种植技术,重点示范优良新品种、集约化育苗、大垄高台栽培、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抗连作障碍调控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为核心的安全环保集成技术措施。引进示范番茄集约化育苗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泵注式施肥机+贴片式滴灌带模式水肥一体化施肥系统。
以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为载体,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落实旗、乡、村属地监管责任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风险管控,建立生产经营主体及产品的质量监管智能管理系统,完善管理平台、追溯平台、推介平台建设,全面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